北京第四中学简介
北京四中建于1907年,初名为“顺天中学堂”,1949年改名为“北京市第四中学”,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北京市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同年增设国际部。2005年与北海中学合并,恢复初中招生。2008年民族团结中学部分教师并入我校,2015年与63中合并。现有高中部、初中部、广外校区、复兴门国际校区四个校区。现任校长马景林。
北京四中建校伊始就坚持“四高”的办学原则,即“办学目标的高标准”、“培养目标的高层次”、“师资队伍的高水平”、“教学质量的高要求”。百多年来,北京四中为国家培养了36000余名学生,他们绝大多数成为各领域的骨干,很多人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和企业家。北京四中以自己的办学成就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北京第四中学办学目标
北京四中的办学目标是:把学校办成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在世界享有良好声誉、高质量、有特色、第一流的完全中学。学生培养目标是:培养杰出的中国人,使他们成为杰出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他们未来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北京四中建立了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多样化的学科课程体系、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科学的学生管理体系和富有实效的德育工作体系。
北京第四中学教育成果
北京四中是优秀学生的摇篮。近年来,四中有近六十名优秀学生入党,每年有97%左右的学生达到重点大学录取线,在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共获奖牌11枚,学生多次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每年有近二百人次在国际、全国及北京市各类竞赛中获奖。在“申奥”活动中,四中作为唯一的接待学校曾受到国际奥委会官员的高度评价。四中是体育运动传统学校,篮球、游泳、桥牌等运动的赛绩在全市名列前茅。四中每学年都举办教师或学生的个人书法、绘画、摄影展,组织音乐会、舞会及其它文体、科技活动,以活跃校园生活,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各种才华得以展现,参与意识得以加强,活动能力得以提高。
北京四中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2007年位居“中国十大名牌中学”之首。四中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达标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活动示范学校”、“北京市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北京第四中学师资力量
北京四中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且锐意进取的老师队伍。现有特级教师4名, 高级教师117余名,中级教师92名,博士18名、博士后2名,硕士101余名,本科185名。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7名,区级学科带头人39名,区骨干教师18名,7人曾获教学比赛全国一等奖,8人承担国家级和市级科研课题。
北京四中在“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了教学教研互动模式,教学质量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从而确保了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目标的实现。多年来,四中名师辈出,刘景昆、张子锷等老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基础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四中的教师队伍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并不断使之发扬光大,他们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循循善诱、锐意进取。
北京第四中学校园环境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部校园内有树木1500余株,花卉100余种。校园南院有植物园地,种有农作物,并建有一个古朴的井亭。北京市第四中学初中部北临平安大街,南靠北海公园,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庭院。初中部北部有两栋楼,一为“佑贞楼”,一为“盛新楼”。两楼前各有一个200米操场;西北角为大食堂,上挂与高中部综合楼上相同的校训;东南角为小食堂,与南部教学楼相连。
北京第四中学办学特色
北京四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为内容的多层次德育工作体系。北京四中提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发展方向。招生上特设人文实验班和科技实验班,鼓励学生在均衡发展的前提下学有所长。在学科教学方面,四中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坚持全面育人,严格控制课程总量,减少必修课时,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望,增强自我组织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
在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实行分层次教学,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并有 利于老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