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雷中学是1995年6月经市教委批准,由松雷集团投资与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共同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为全日制初、高中办学形式。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南岗区。学校占地面积42482.26平方米,楼群建筑总面积35223平方米,现有76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6个班,初中40个班,学生总数近3000人。
学校总面积3万5千平方米。校舍1万8千平方米,体育场地2万2千平方米。有七个高标准实验室,现代化语音室和拥有两套多媒体的微机室,建立了教育网,校园网和闭路电视系统。有音乐、美术专用教室,可容纳300多人的阶梯教室、阅览室、标本室,有600个座位8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学校有80台大客车定点接送师生,安全、快捷、方便,通勤网络遍及城区各个角落。学校有标准化的学生食堂,按成本价供应师生营养午餐,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松雷中学坚持与时俱进。位于南岗绥化路与宁安路拐角处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设备更加完备的新校舍正在拔地而起。操场使用面积33710平方米。有410平米的阳光大厅,645平米的展览厅,拥有62个普通教室,138平米的两个微机室和156平米的语音室。体育馆使用面积达1529.16平方米,两个阶梯教室使用面积都在500米以上。八个高标准的理化生和通用技术实验室及音乐、美术教室,还有教师、学生阅览室宽敞、明亮,足以满足师生的学习需要。此外,3400米的大餐厅和有8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提供了师生通勤和就餐的保证。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00人,一线教师146人。教师队伍逐步年轻化,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师队伍稳定,每年只进行微调,保持了教学秩序的常规化。一线教师中本科学历122人,专科学历24人。省级骨干5人,地市级骨干17人,区局级骨干15人。高级教师77人,中级教师38人。学校师资师德水平及敬业奉献的精神较强,绝大多数教师业务功底较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由于体制上的原因,教师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较强。学校部分中青年教师属于国家正式公办编制,由南岗区教育局统一管理。
学校坚持贯彻新课改的方针,努力打造激情活力的课堂教学。把校本培训、教育科研、教学改革和“基于问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入贯彻教学常规和倡导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工夫,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自2002年以来,高中毕业生100%升入大专院校,本科一表上线率达33%,二表以上为51%,高中连年都有一批学生升入北师大、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哈工大、哈工程大学等重点院校,2008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的有7人。初中升省重点人数历年都在82%左右,2007年高达88%,2006年张沪滨以513.7的高分获全市中考状元。2007年贲驰同学获全市数学单科状元。2008年中考文化课成绩470分以上的17人,占全市470分以上的10%。2017年、2018年,王鞠同学、李林峰同学分别以文化课471分、472分的优异成绩双获全市中考状元。松雷中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自1995年以来,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08项,省级201项,市级163项。在“华罗庚金杯”赛中,连年获奖牌,在第八届竞赛中,松雷中学获一枚金牌,实现了我校“华杯”竞赛史上金牌零的突破。
该校2006年度被评为“全国德育科研实验”先进学校。
松雷中学办学24年来,坚持“和诚毅创”的4字方针,努力把学校办成“爱”字当头,宽严相济,实施人本管理,兼容个性发展。让“三类苗”结出“二类果”,让“二类苗”结出“一类果”,全面呵护学生,决不轻言放弃。为此,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信赖,成为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积极推行道德养成教育。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实行封闭式、细胞化管理,把养成教育深入到学生一言一行的每一个细节之中,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三相”(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课堂上落实“五个起来”(眼睛瞪起来、耳朵竖起来、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跃起来、师生互动起来),收到了显著效果。该校的德育实验课题《细胞化管理让德育鲜活起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以展板形式展出。
松雷中学虽然是一所民办中学,但在工作上全口径的与公办学校接轨,广大师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奉献爱心。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全校师生踊跃自发捐款近20万元。 松雷中学以人文化、科学化的管理著称于市。广大学子秉承“和、诚、毅、创”的四字校训精神,刻苦自励、严于自律、艰苦朴素,致力于健康向上的校风、班风、学风建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即使是家庭生活比较优越的学生,也没有“骄、娇”二气、没有浮华、张扬之风。
十几年来,学校没有发生任何大小事故,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参加校外大型活动更是纪律井然,生动活泼,在社会上有口皆碑。多年来努力建构的校园文化得以延续、传承。人文化、学习化、服务化的校园文化蔚然成风。 松雷中学在二十几年的办学过程中,始终牢牢树立依法办学的观念,建立依法治校的机制。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扩招,不扩大办学规模,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优秀的教师队伍,打造精品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